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,重庆市梁平区在低空经济展馆N2馆打造的1125平方米特色展厅格外引人注目,CH-4、CH-9无人机,以及无人机高层消防系统、无人机森林灭火系统等多个“低空+”应用场景适配产品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驻足围观、拍照打卡,让“西部低空之城”的实力更加直观可感。
\n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,梁平区打造的“西部低空之城”展厅。
这场盛会,不仅是梁平展示新质生产力的窗口,更揭开了梁平打造“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”的序幕:从“15441”总体架构的谋篇布局,到产业、治理、民生领域的深耕细作,梁平正以“拼闯快实争”的劲头,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答卷。
\n蓝天白云下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交相辉映。熊伟 摄
低空经济领航
\n三大主导产业撑起转型“脊梁”
\n走进梁平机场周边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,10平方公里的规划蓝图已初现轮廓,这里不仅有正在紧张建设、预计2026年6月投产的年产值超200亿元的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,还有与纵横股份、山东龙翼等头部企业合作的项目。作为重庆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,梁平立足不同产业的基础优势与发展潜力,推动低空经济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(预制菜)、集成电路三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,构建起多元支撑、互促互补的产业新格局。
\n低空经济的崛起,源于梁平对自身优势的精准把握。依托军民融合通航机场、全天候通航的空域条件,梁平上半年低空飞行时长达1.1万小时,全市领跑。更关键的是,其跳出“单点发展”思维,以“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”为突破口,形成“链群效应”:一方面“靶向招引”无人机整机、自动化机库、光电吊舱等上下游项目14个,总投资66.53亿元;另一方面推动军品技术向民用转化,比如利用航天十一院的技术优势,研发新型飞行汽车,同时开通川渝短途运输航线4条、低空物流专线3条,让“空中通道”真正服务产业与民生。“我们不仅要造飞机,更要建生态,让低空经济成为梁平的‘空中经济走廊’。”梁平区相关负责人说。
\n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在操作智能化机器设备进行芯片半成品加工。 熊伟 摄
除了低空经济,梁平另外两大主导产业同样发展势头迅猛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(预制菜)产业立足梁平“农业强区”本底,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跨越,让“田间地头”的资源变成“餐桌经济”的增量;而集成电路产业则通过与电子科大共建光电产业创新综合体,定向招引传感器、低空载荷等配套企业,推动平伟实业高精度导航芯片适配低空装备制造,上半年集成电路规上企业产值增长23.2%,实现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”的突破。
\n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力,让梁平上半年交出了亮眼“经济报表”:GDP增速6.2%,工业投资增长50.8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.8%,为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筑牢了经济根基。
\n规建治一体化
\n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“梁平方案”
\n“过去看项目进度要跑现场,现在打开重大项目管理平台,从谋划储备到投产运维的全流程都能实时查看。”梁平区发改委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“项目地图”介绍。这一变化,源于梁平创新打造的“规建治一体化综合场景”——以“资源本底、规划引领、建设实施、治理成效”为闭环逻辑,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“梁平方案”。
\n在重庆市梁平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,无人机正在开展秸秆焚烧巡检。
资源要素一本账,让发展底数更清晰。梁平区全面盘点1892平方公里内的自然资源、经济资源、社会资源,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数据体系,实现全域发展要素“数据归集、分类呈现、共享共用”。
\n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例,梁平区通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,项目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服务、评价全流程可追溯,2019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亩,机械化率提高15%以上,惠及农户8万余户,既守牢了耕地红线,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支撑。
\n规划引领一张图,让城乡发展更协同。针对水资源匮乏的区情,梁平构建“源头规划—水源调度—水厂制水—管网输配—用户终端”的一体化智能管理体系,实现全域水利设施统一监管、城乡水资源统一调度,构筑起“城乡同质共享、区域统筹保障”的供水服务屏障;依托实景三维建模与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仿真技术,将“特色产业、宜养宜居、平安诚信、创新创业”四大目标体系转化为“规划图—施工图—实景图”的闭环,让“新和富美”的城市愿景逐步落地。
\n韧性城市一张网,让安全底线更牢固。借助“西部低空之城”的优势,梁平搭建无人机智慧管控平台,以20台纵横公司无人机为骨干、61台政务无人机为辅助,构建起“全地域、全场景、全要素、全天候”的低空数据感知系统。在森林防灭火、地质灾害防治、秸秆禁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,该平台实现30分钟区域全覆盖,推动应急处置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。
\n四张暖心“金名片”
\n绘就“新和富美”梁平图景
\n“孩子的学校新修了实验室,师资也越来越强,我们不用再费尽心思送孩子去外地读书了。”梁平家长王先生的感慨,道出了当地教育“金名片”的温度。
\n梁平区正在打造的党建、教育、医疗、营商环境这“四张金名片”中,教育与医疗直接关系民生福祉,营商环境决定发展活力,而党建作为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,为各项事业提供根本保障,四者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“软实力”支撑。
\n梁平城市美景。熊伟 摄
其中,教育“金名片”的打造,始于对“打基础、立长远”的坚守。梁平历来重视教育,教育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增速年年快于财政收入增长,以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抓手,全面提升办学质量。“虽然教育成效不一定是‘显绩’,但群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梁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,到引进优秀教师团队,再到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,梁平正用持续的投入,让“家门口的好学校”越来越多,让教育成为群众幸福感的“增长点”。
\n而备受关注的医疗“金名片”的突破,则聚焦群众“看病难”的痛点。针对“没有三甲医院、重大医疗能力不足、四级手术与重大疾病解决比例较低”的短板,梁平深化大综合一体化医疗改革,一方面大力引进培养名医、名师,提高国家级、市级重点专科学科数量;另一方面以“康养产业”为纽带,推动“以医带产、以医聚人”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医疗康养优势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为“宜养宜居之城”写下生动注脚。
\n营商环境“金名片”的亮点,在于全市首创的“四清单一任务书”服务机制。“过去办手续要跑多个部门,现在有了‘任务书’,部门主动对接,效率提高太多了。”梁平一低空装备企业职员李先生说。这一机制通过“需求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时限清单、成果清单+任务书”的模式,明确企业需求与部门职责,搭配数字化手段建立的“企业问题直达快响机制”“政策免申即享机制”,让企业在梁平创业“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、发展更稳”。目前,梁平企业服务满意率达98%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,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。
\n党建“金名片”的锻造,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引擎。今年以来,梁平围绕低空经济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(预制菜)、集成电路三大主导产业需求,部署开展专题培训,通过“精准选人、靶向教学、深度研讨、成效转化”的闭环设计,已举办培训班6期、调训干部288人次,让干部“充电蓄力”破解产业升级难题。
\n从智博会上的“西部低空之城”展厅惊艳亮相,到产业转型的铿锵步伐;从治理创新的精细实践,到民生福祉的持续升温,梁平正以“聚”的活力与“通”的格局,形成“梁聚天下 平通四方”的独特城市气质。
\n在梁平,“新”是低空经济、集成电路等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长,是治理理念的迭代升级;“和”是城乡融合的和谐共生,是法治诚信的社会风尚;“富”是产业兴旺带来的经济繁荣,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,更是“富口袋”与“富脑袋”并重的精神富足;“美”是国际湿地城市的生态画卷,是“全域一幅画、一张图”的城乡风貌。
\n站在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新起点上,梁平区用实际行动证明:现代化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,而是立足自身优势的精准发力;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增长,更是产业、治理、民生的协同跃升。未来,随着“15441”体系架构的深入实施,梁平必将以更鲜明的特色、更强劲的动能、更温暖的民生,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贡献更多“梁平智慧”,让“新和富美”的梁平印象更加清晰、更加动人。
\n上游新闻 易守华 冉瑶 摄影 甘侠义 部分图片由梁平区委宣传部供图
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