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近日,被誉为“香港四大才子”之一的蔡澜与世长辞,享年83岁。消息一出,众多明星及网络大V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悼念文字,掀起了一波缅怀热潮。
就在众人追忆这位“风流才子”、“美食评论家”的传奇人生时,一位名为项立刚的通信行业权威人物却打破了这份沉静。
他连续发布五篇深度文章,直指蔡澜存在道德争议,称其所谓的潇洒人生不过是建立在女性痛苦之上,而所谓的美食专家身份也只是表面功夫。
此举彻底撕碎了蔡澜本应获得的“最后尊严”,恐怕他自己也难以预料,在去世之后会遭遇如此形象危机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促使项立刚站出来发声?蔡澜真的如其所言那般不堪吗?抑或这仅仅是一场博取关注、蹭热度的行为?
展开剩余81%表象华丽背后的争议人物2025年6月25日,对于香港文化界和娱乐界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日子。蔡澜因癌症及肺部感染不幸离世的消息传来,引发了广泛惋惜。在他去世后,许多人回忆起这位被称为“四大才子”之一的老人所展现出的那种令人艳羡的生活态度——自由洒脱,不拘一格。成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蔡澜是自己的“半个导师”,讲述对方如何手把手教他吃喝玩乐;周星驰则引用诗句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表达哀思。此外,舒淇、杨澜、林依轮等曾与蔡澜有过交集的名人也都纷纷表达了敬意与怀念之情。
这种集体缅怀氛围确实令人为之动容,大家不仅是在悼念一个人的离去,更是在告别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作为港式文化的标志性人物,蔡澜的去世无疑象征着那个辉煌的香港文化黄金时期的彻底落幕。
但谁也没想到,在这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,项立刚突然跳了出来,以截然相反的姿态展开激烈批评。
资料显示,项立刚并非无名之辈,他是飞象网的创办人,并曾在央视担任评论员。
正是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行业人士,在蔡澜刚刚去世不久便连发五篇文章,仿佛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,对蔡澜展开了猛烈抨击。
他在文中直言蔡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,而是依靠拍摄成人电影起家的商人,所谓的美食造诣也不过是徒有其表。
这一番言论一经发布,原本沉浸在哀悼情绪中的网友瞬间被点燃,舆论迅速分裂。部分支持者认为项立刚敢于说出真相,不愿随大流盲目吹捧;而反对者则指责他借机炒作,缺乏对逝者的尊重。
通常情况下,公众人物去世后多为赞誉之声,像项立刚这样选择在此时公开质疑实属罕见。尽管他的行为引发争议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。我们不妨冷静思考:蔡澜生前的所作所为是否真如项立刚所说?是否有事实依据支撑这些指控?
揭开蔡澜争议的三大核心焦点
关于蔡澜的“黑历史”,项立刚首先质疑的是他早年的电影制作经历,尤其是《聊斋艳谭》系列。
该片曾在1990年创下1128万港元的票房佳绩,后续还有《灯草和尚》《女机械人》等作品。
对于许多80后、90后而言,这些影片并不陌生,但若得知它们出自蔡澜之手,很多人或许会感到惊讶。
毕竟大众印象中,蔡澜的形象文雅高洁,很难将其与这类题材联系在一起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,此类影片在香港属于合法商业行为,不应成为攻击蔡澜的理由。
然而真正让项立刚愤怒的,是陈宝莲事件。据传当年年仅17岁的她,在母亲逼迫下出演了《灯草和尚》。作为监制的蔡澜,明知其未成年,仍亲自指导她演绎某些镜头。后来陈宝莲的人生陷入低谷,最终于29岁时选择轻生,成为娱乐圈的一大悲剧。如果此事属实,确实令人愤慨。但我们仍需审视证据是否充分。目前尚未有确凿材料证明蔡澜直接胁迫陈宝莲,也无法确认他是否知晓她的实际年龄,因此不能轻易下定论。
除了电影方面的争议,项立刚还针对蔡澜“风流才子”的标签展开批判,特别提及他私生活混乱。
蔡澜曾在访谈中透露自己一生交往过61位女友,并与妻子方琼文达成某种“默契”,允许他在外寻欢作乐。
此外,他还曾与舒淇一同录制美食节目,当时60多岁的蔡澜与20多岁的舒淇在温泉边互动亲密。这段视频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,不少人指责蔡澜趁机占便宜,但舒淇本人从未对此表示不满,反而在蔡澜去世后发文悼念,可见两人关系较为亲近。
从现代视角来看,这些八卦的确容易引发争议,但在不同年代背景下,社会风气与价值观也有显著差异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,与如今相比可谓截然不同。许多如今看来“越界”的行为,在当时却是司空见惯。
最后一个争议点在于蔡澜的“美食家”身份是否名副其实。项立刚认为,蔡澜所谓的美食研究只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体验,缺乏专业性。
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认同。诚然,蔡澜并非科班出身的美食评论家,但他亲身品尝全球各地美食的经历是真实存在的。
2012年他曾担任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顾问,并出版数十本美食相关书籍,对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深入探索与独到见解,这些积累并非单靠财力便可实现。
当然,蔡澜晚年也将美食事业商业化,创立“蔡澜点心”品牌,并出版自传《来人间,就是玩》与《活过》,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经济效益。
在艺术与商业之间,他更倾向于后者,但这本身并无不妥,将自身专长变现无可厚非。
总体来看,项立刚对蔡澜的批评既有事实基础,也夹杂主观判断。蔡澜确实涉足过三级片领域,也确实是个感情丰富的人。
但若全盘否定其才华与贡献,显然有失偏颇。每个人都具有复杂性,无法用简单的“好人”或“坏人”来定义。
不过必须指出的是,项立刚选择在蔡澜刚刚离世之际发声,确实显得不够尊重,多少带有“落井下石”之意。
对此,你又有何看法呢?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